顾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同人小说网www.aamake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一百章 收复台湾

金磊说:“自古以来,中国都是兵民不分,战时打仗平时屯田。秦始皇废除了井田制,当兵吃皇粮,向百姓征收税赋粮饷。苛政猛于虎,百姓不堪苛捐杂税的压榨,揭杆造反,于是烽火连天,战祸频繁,改朝换代,政权更迭。直到诸葛亮想统一中国,体恤民情,为减轻负担提出‘寓兵于农’的政策。”邢姬说:“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的土皇帝,建国之初也实行‘寓兵于农’的政策,设立卫安军,十分之三打仗,十分之七农垦。”谷宗义说:“郑成功想要打败武器先进,粮食军需储备充足的荷兰殖民军,解决粮食危机,必须实行‘寓兵于农’政策。由于战略部署正确,加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韧一跋的毅力,前后历时一年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争,终于迫使荷兰殖民军头领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。郑成功不愧为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。”

天赐当机立断:“我和张勇立即率领第二批舰队前往台湾救援,罗成和卞文雄、小双仍然留守大陆沿海,与张煌言将军联合行动,带领沿海农渔民与满清的‘迁海令’作斗争,力争保持我们在泉州的秘密根据地。”

罗成说:“放心吧,我们和张煌言将军配合默契,虽然困难重重,也要拼死斗争。泉州的秘密根据地隐蔽得非常稳妥,即使清军占领了整个大陆也可以安然无恙。你们这次去台湾多带些粮食和战备物资,至少要够半年的。”天赐说:“我们兵马不过二千,多带些就能坚持半年了。但是郑军二万五千人马,光靠大陆运送不解决问题,还得‘寓兵于农’,抽调部分士兵去屯垦田地,生产军粮。只有立足台湾本土,才能坚持打一场持久战。郑军要想扎根台湾,必须与当地的汉民和高山族同胞结成联盟,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我们到台湾以后,首先要‘寓兵于农’,并帮助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发展农业,开发台湾经济。”

罗成说:“台湾原住民都是部落制,比大陆要落后好几个朝代,他们无法供应郑成功二、三万人马的军饷开支。郑成功想在台湾立足必须推行‘寓兵于农’制度。秦朝以前的统治者实行的是井田制,兵民不分,战时打仗,平时垦田。满清的八旗兵入关前就是如此,进关后全部都靠烧杀抢掠获得粮饷和金银财宝,那些八旗王公贵族大量圈地,把大片良田圈为己有,虏掠汉民去当他们的家奴和佃农。这些贪婪的满清贵族摇身一变都成了奴役汉族百姓的地主土豪。”

天赐说:“从秦始皇开始废除了井田制,兵民分家,当兵吃皇粮。后来诸葛亮南征北战,想完成统一大业,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三国:华夏名将突然降临

三国:华夏名将突然降临

旗鼓相当
当上古神器之中的禁忌之力被释放,改变的不只是三国时代,更是整个华夏的历史。 华夏名将集体降临,到底是谁最终能摘得王冠? ………… 历史名将纷纷来到三国时代,让原本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更加的波澜壮阔。 魏武卒、岳家军、秦锐士各个时代的特殊兵种联袂登场。 兵仙、霸王、兵家亚圣、战国四大名将、大汉双璧等等各个时期如雷贯耳的人物齐齐上演世纪大战。 PS:本书群像文,所有人物的形象都以历史为主。
修仙 连载 48万字
江湖不催

江湖不催

韩雨非
江湖究竟是什么? 江湖像一个迷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,而此答案又不尽相同。 她说,江湖是爱与恨! 他说,江湖是杀与仇! 他们说,江湖是人情世故! 你说! 江湖是什么呢? 不管何为江湖,唯愿江湖莫要太急,且行且惜。 江湖? 像梦一般的存在,希望之梦! 江湖不催? 谁催?
修仙 连载 114万字